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出行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受到很多用户青睐。但这种模式尚未找到真正盈利模式,同时参与者还不断地“烧钱圈地”,让许多人充满了疑问:谁能坚持到最后呢?
先看一下国内共享单车现状:摩拜ofo两强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另据好奇心日报统计,从2016年1月至今,共享单车市场一共有39笔融资,金额达到184.36亿元。但投资中89.7%的钱都在摩拜ofo手中,其它单车公司今年4月之后已经很难拿到投资。
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开始洗牌
尽管摩拜ofo仍顺风顺水,但二线共享单车压力却越来越大,或倒闭破产,或难退用户押金,艰难生存。事实上,悟空单车、3Vbike以及酷骑单车等相继退场,已经传达出一个重要信号:共享单车游戏进入下半场,将迎来市场洗牌时刻。
今年6月,上线不到一年的悟空单车倒闭,给共享出行领域敲醒了警钟。这家公司因为运营成本过高、供应链无法解决、融资难题、单车丢失率过高(号称90%),成为第一家宣布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
但据报道,实际上第一个退出共享单车游戏的是卡拉单车,因76%的单车丢失率,这家公司仅上线了19天就在今年2月宣布退出。同样面临丢车太快的还有3Vbike,仅支撑了4个月时间。在6月宣布退出时,这家公司号称投放的1000辆单车几乎全部被盗。
在共享单车领域,用户最关心的就是押金问题。这方面成立于2016年12月的町町单车无疑是一个坏榜样。今年4月开始,大量用户反映町町单车押金难退,甚至申请退款后数月都无法返还。不仅如此,8月时已经联系不上创始人,公司也人去楼空,被列入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以“土豪金单车”出名的酷骑单车同样面临押金难退问题,这家公司欠下5亿债务, 并经常和一家名为诚信贷的P2P公司反复提及。
摩拜ofo会合并吗?
对共享单车而言,哪里有补贴,哪里有免费,哪儿就能获得更多用户。但由于盈利模式不明,共享单车都要依靠资本来维持生存,最终能剩下的就是一两家大公司。从目前来看,摩拜ofo将成为共享单车领域剩下的两家公司,但他们如何盈利呢?没有人能说清楚。
这也难怪投资人朱啸虎表示,“每个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不过朱啸虎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摩拜和ofo合并是谣言,双方并没有开始谈。但未来市场肯定要追求效率的,(是否合并)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那么,这两家公司真的会合并吗?笔者的看法是,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方。在国内市场,摩拜ofo正展开激烈大战;在国外市场,位于美国硅谷的共享单车企业LimeBike刚完成了5000万美元融资,因其更熟悉本土出行习惯和当地政策,可能在美国本土对摩拜和ofo形成巨大挑战。
这让我们不妨回顾下滴滴和快的合并:由于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两家公司成本激增;同时由于为了抢占用户,新业务的展开也不是很顺利。到了2014年底,双方都获得了新一轮容易,并且又展开了更激烈的补贴竞争,让投资方有些坐不住了。最终,在投资人推动,以及两家公司希望推进新业务等诸多因素下,滴滴和快递宣布合并。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滴滴与Uber这两个中美巨头的竞争中。因此回过来看摩拜和ofo,如果持续烧钱让资本难以承受,又或者摩拜ofo希望更好而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共享单车在海外市场进展艰难,那么双方的合并是有可能的:一方面,双方合并垄断了国内市场,可以探索新商业模式在国内赚钱;一方面,没有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可以有更多精力发展新业务,以及考察海外的共享单车市场。
共享单车乱象待解
有趣的是,若摩拜ofo选择合并,将成为腾讯、阿里巴巴的又一次博弈。不过对用户和企业来讲,无论摩拜和ofo是否会合并,共享单车面临的乱象不容忽视。首先是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从摩拜、ofo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这些智能停车点更多沦为了摆设,而小区、马路等地方经常会看到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
单车被“恶意破坏”,甚至变“私享”的事件也频频发生。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二维码被涂抹毁坏,更糟糕的还有单车“缺胳膊少腿”,并被随意丢弃到草丛等地。至于“共享”变“私享”,我们已听过给单车加锁,甚至破坏原有车锁占为己有等的报道。共享单车数量的激增,还带来了交通问题和安全隐患,如汽车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现象,以及家长其共享单车违规载人和小孩儿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骑共享单车带来安全隐患。
虽然问题多多,不过对个人出行和城市建设来说,共享单车确实也贡献了不少力量。在共享时代,需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运维、监管和个人素质三方面来推动共享单车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