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入选MIT TR35!阿里被电商“耽误”了

2017年08月17日 15:50 | 来源:中国派原创 | 作者:肖策
  • 阿里巴巴
  • 科技公司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评选「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领军人物(TR35)」。

【CN314智能生活】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评选「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领军人物(TR35)」。这份世界级权威性榜单在业界、学术界以及创业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中获得了广泛认同,要知道Google、Facebook及Linux创始人、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等知名科技界大咖都入选该榜单。

可以说,只要被选入TR35,基本上就会被成为当年以日后科技界的精英人物,荣誉非凡。

比较遗憾的是,在笔者的印象中,入选TR35的往往都是外国大咖,从榜单创立之初到2016年,中国入选者仅有17人。不过在近期最新的TR35榜单新鲜出炉,两位来自中国阿里巴巴的年轻人——吴翰清、王刚同时入选,在世界科技领域上展现出了中国人的应实力,更让人对这家企业的科技实力刮目相看。

吴翰清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基本上可以称作作为中国互联网安全领域入选的第一人,对阿里巴巴的安全开发流程、应用安全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先后帮助淘宝、支付宝建立了安全体系。

王刚教授是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由于在AI深度学习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而入选本届TR35。他同时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在今年的世界顶级的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中更是有3篇论文入选。

早先当人们谈论BAT时,最常见的论调便是:百度是技术驱动的,腾讯是产品驱动的,阿里则是运营驱动,起初笔者对这样的论调仍十分认同。但此次阿里巴巴两位杰出人士入选TR35,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电商表象下作为支撑的科技底蕴,无论是上述的天猫淘宝的电商平台,还是正在茁壮成长的阿里系人工智能,阿里巴巴的科技底蕴和拓展能力已经与当下顶级科技巨头持平,从长远角度上来说,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然从电子商务的引领者转化为国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吴翰清和王刚入选TR35便就是最好的佐证。

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某种程度上正在“去电商化”,它不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大力推动诸如技术驱动的云计算等业务,这一次两吴翰清和王刚光荣入选TR35,让笔者愈加发现,阿里巴巴正在成为一家足以和国际科技巨头相抗衡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