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临近年末,国内手机行业迎来了总结的时候。回首这一年,大家会发现市场格局的变动还是很大的,华为在高端化路线上继续向前挺进,OPPO、vivo闷声发大财并首次跻身国际前几名,魅族在谴责声中反倒获得盈利,小米则从神坛滑落。一些从2015年就开始的迹象在2016年得到了更明显的呈现。
华为:全面的成功没有疑问
2015年华为手机的销量已经达到1.08亿台,是国产手机品牌第一个突破1亿大关的品牌,也是国产品牌中全球市场份额最接近苹果的企业;另外,华为在电信设备行业奋斗20多年积累的专利优势与技术研发事例为华为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华为手机在2015年创下增速记录,种种迹象都证明华为有能力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好的成绩。在2016年里,华为的高端化战略继续收获果实,从Mate7开始华为手机已经将高端款式的价格提升到3000元上下,而之后的Mate8更是提升到3500元左右,时至今日,Mate9/Mate9 Pro/Mate9保时捷限量版更是让华为的品牌价值提升明显。因此可以说,华为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技术、渠道、营销等众多方面的必然事件。
OPPO、vivo:渠道与营销是关键
OPPO、vivo这两家兄弟品牌第三季度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分别达到了2010万台和1920万台,出货量分别占到20.1%和19.2%,同时更分别砍下了各2%的全球手机总利润,可以说是从量到质的双丰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OPPO、vivo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已经占到市场总量的30%以上,在汹涌的浪潮中异军突起,甚至将苹果挤下神坛。渠道+营销是两家品牌成功的内因,在远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挖掘二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市场的消费能力,离开了苹果三星等国际高端品牌的锋芒。同时,在全平台的营销也让这两个品牌的能见度高于竞争对手,无论是交通枢纽还是城市户外广告,亦或是各种高人气的娱乐节目,总能见到OPPO与vivo的影子,强势的营销手笔让这两个品牌更是深入人心。
魅族:在机海战术中还算滋润
一年发布了14款手机,这在国内外都是非常罕见的。更好玩的是,14款手机中有13款都使用了联发科处理器,仅有的一款魅族PRO6 Plus使用的三星猎户座8890处理器也不支持电信用户,因此魅族也获得了“万年联发科”的头衔。就连白永祥自己也表示“魅族今年高歌猛进的新品推进与手机产品的销量似乎并不成正比”,“对于这样高频的更新,魅族是有思考的,在未来也肯定要做一些聚焦,这需要综合慎重的战略考量,需要一点一点进行调整并不断推进”。但是在现在互联网手机浮躁的大环境下,魅族似乎也只能通过不断刷新品来保持能见度,但过多的新品数量不仅会稀释品牌价值,还会冲淡消费者的好感,无异于饮鸩止渴。
小米:高端化路线的再次失利
2016年是小米最艰难的一年,也是小米最努力的一年。这一年中大家看到小米也推出了14款手机,但中高端产品的比重明显高于魅族。小米5系列、小米Note2、小米MIX成为小米高端化尝试贯穿全年的轨迹。但是从销量上来看,依旧是红米系列成为最大热门,而数款定位中高端的产品依旧不见起色,要么是自诩为黑科技的产品被人打脸,要么是糟糕的体验为人诟病,总的来说小米的2016年非常努力,但成效甚微。以性价比起家,现在性价比反而成了小米发展之路尚的阻碍,999元几乎就是小米的代名词,消费者的印象就是如此,再推出一款实际上还不错的1999元、2999元、3999元,恐怕很多消费者都迈不过去心里的那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