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大鳄入局 “联姻”合作或只是开端!

2022年07月28日 16:09 | 作者:李剑锋
  • 英特尔
7月25日,英特尔在官网高调宣布,将与联发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其代工服务部门(IFS)为联发科提供芯片代工服务。同时,英特尔还为联发科专门开发出全新的“英特尔16”工艺,这不仅说明联发科和英特尔的“联英”同盟正式宣告成立,更说明英特尔已经开始大举进入代工领域,未来芯片代工市场,或迎来巨大变数。

【CN314智能生活】7月25日,英特尔在官网高调宣布,将与联发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其代工服务部门(IFS)为联发科提供芯片代工服务。同时,英特尔还为联发科专门开发出全新的“英特尔16”工艺,这不仅说明联发科和英特尔的“联英”同盟正式宣告成立,更说明英特尔已经开始大举进入代工领域,未来芯片代工市场,或迎来巨大变数。

英特尔大鳄入局 “联姻”合作或只是开端

说到这,不少人会觉得,长期只会为自家生产CPU的英特尔工艺落后,如今其自家处理器最先进的还只是10nm制程,怎么和使用4nm的台积电,甚至是商业化使用3nm工艺的三星抗衡?

其实,如今各厂家制程标注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性,以最重要的晶体管密度而言,英特尔10nm工艺1亿/平方毫米的集成度要远高于台积电和三星的10nm工艺,与它们的7nm工艺在集成度上基本一致。

而英特尔即将商业化的7nm工艺晶体管密度甚至可以达到1.8亿万/平方毫米的密度,不止超过台积电5nm工艺的1.73亿/平方毫米的密度,甚至远超三星 3nm的1.7亿/平方毫米的密度。

也就是说,英特尔如今的工艺的确稍微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但只落后约半代,远没有数字显示的那么夸张。而且,英特尔正在加速其制程的进化,因此,英特尔不仅是现有高制程工艺下的三大厂家之一,甚至有望在未来有望重夺制程第一的皇冠。

英特尔大鳄入局 “联姻”合作或只是开端

不过,那毕竟是未来。在现阶段,尽管英特尔10nm制程表现也还差强人意,但其产能也仅够英特尔生产自家芯片。而对于已经使用台积电5nm工艺的联发科来说,也不太可能接受顶级SOC制程退步、性能变差的结果。然而并不是所有芯片都需要顶级制程,实际上英特尔的公告中显示,此次联发科将使用英特尔的技术为一系列智能设备生产芯片,这些芯片将用于亚马逊的Echo音箱,以及健身器材制造商Peloton Interactive的产品。

从用途上可以看出,这些芯片属于不需要高制程的入门级产品,而英特尔所谓全新的“英特尔16”其实是基于其较为古老的22nm工艺进行工艺改造而来,其核心制程可能依旧是22nm。

也就是说,这次“联姻”合作如果只从表象上看,不过是联发科使用英特尔老旧工艺,打造低端芯片的一次普通合作而已,但事情可能真没那么简单。有消息称,此轮联发科和英特尔不仅在代工上合作,同时今后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将考虑逐渐使用联发科的Wi-Fi 6芯片。

同时,联发科的45/5G基带、物联网芯片等,也可能应用在英特尔主导的笔记本领域中。如果这一传言属实,那“联姻”合作就不是简单的代工合作,而是英特尔谋求在代工领域寻求突破,联发科谋求在电脑领域发展势力的双赢高度绑定的合作。

英特尔大鳄入局 “联姻”合作或只是开端

英特尔这样不仅代工,还“包销”芯片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英特尔切入代工市场的决心和诚意,为联发科代工,这一方面固然是英特尔希望在制程进步并有较高产能后,能够获得联发科高端SOC芯片的代工业务,从而迅速扩大在代工领域的份额和影响力,同时分摊英特尔在建设高制程工厂时的巨额投资。

而另一方面,也是英特尔面临市场变局的必由之举,毕竟,PC市场已进入加速萎缩的阶段,这时候,代工就成为保证未来英特尔芯片工厂的产能需求的最重要因素。而在这一时间点上,英特尔与联发科高度绑定也很有意思,毕竟现阶段芯片还是比较缺货的,因此吸引和绑定用户的难度较低。

但同时,长达两年的缺芯周期也让各大芯片厂纷纷建厂,在建厂周期结束后,芯片产能扩大的速度必然会大于需求增长速度。届时,芯片或落入产能过剩的买家市场,争取用户将变得困难。这也是英特尔提前布局,且希望高度绑定用户的原因吧。

英特尔大鳄入局 “联姻”合作或只是开端

而作为联发科而言,其体量不如主要竞争对手高通,在产品优先级上也明显落后于苹果等厂家,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供低端芯片的产能,未来还可能为其高端芯片代工,而在策略和布局上,还能为联发科进军电脑市场,压低代工费等提供帮助,何乐不为呢?

可以说,“联姻”合作在短期内,对于芯片市场的影响不大,但如果英特尔在先进制程上有所突破,并且有较大产能的话,那么“联姻”合作将产生质变,不仅联发科可能将高端SOC交由英特尔代工,甚至可能产生雪崩效应——高通、NVIDIA等厂家,也可能由英特尔代工。届时,芯片行业或迎来惨烈的洗牌,而且也许不用等太久。顺利的话,两三年内,这场芯片代工大战就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