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2020年就要过去了,对于手机圈来说,这一年当中发生了很多大事件、诞生了很多新技术,共同推动了手机产品的迭代进化,为广大玩家提供了越来越出色的玩机体验。在手机摄影这个领域,2020年里展现出来的各种新技术更是令人啧啧称奇,因为手机摄影一直都是人们最关心的玩法,在今年甚至到了关注排名的第三名,而第一名是芯片、第二名是屏幕,可见手机摄影玩法究竟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
一款手机的摄影玩法是不是出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手机会不会火。现在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今年诞生的那些手机摄影新技术,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vivo的微云台技术,还有OPPO的视频防抖技术,当然还有同样来自OPPO的FDF人像视频技术系统,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黑科技、了解的人比较少的的谷歌“计算摄影”人像光效技术。这几个都是十分强悍的,下面给大家简单盘点汇总一下吧。
vivo微云台:
迷你三维云台,让感光元件自带防抖buff
相对于OIS光学防抖把防抖机构放在镜片组当中,vivo的微云台技术可以说是换了一个思路是,直接把感光元件放到了防抖机构中,这就十分类似索尼、奥林巴斯、松下等等相机品牌的“机身防抖”,原理非常相似,都是让感光元件实现防抖。但vivo的实现方式要更拼一些,直接把感光元件放到了三维悬架上,大家可以看做超级缩小版的大疆OSMO,可以沿着两个轴的方向进行补偿,抵消手抖导致的模糊问题。
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防止抖动的程度比传统OIS光学防抖要更大,因为光路近似一个锥形,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想要在镜头组里实现防抖,那么镜片组防抖机构的位移就要大一些,而如果是感光元件防抖,由于就在光路的焦点位置上,所以防抖位移就很小,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左右横跳”能够补偿的范围也更大,言外之意,可以补偿更大程度的手抖。
这样一来,防抖的范围更大、修正的角度更大,就可以应对更大的动作,不仅仅是拍摄静态照片,在拍摄视频的时候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抖效果,让画面不会有太明显、细碎的抖动,防抖效果几乎无限趋近大疆OSMO这种专业设备。因此,vivo微云台技术可以看做是光学防抖的一大进步,对于手机摄影的意义是重大的。
OPPO FDF人像视频技术系统:
逐帧美颜,用算力让视频中的人更美
很长时间以来,“美颜”这回事都停留在静态照片上,因为照片差不多是一成不变的,拍完了就是那样,运算起来比较简单;而视频美颜则长期都是“五毛特效”,直到OPPO发布了人像视频技术系统。实际上,这种技术是一套复杂的算法,核心之处在于对于把每一帧视频画面进行单独的美颜优化,无论30fps、60fps、120fps,只要芯片运算力能跟得上,那么美颜效果就也没得说,毕竟是逐帧美颜,每个细节都在算法的掌握之中。
通过对网络模型的优化,实现了99.78%检测准确率和25ms单帧检测耗时,这个精度与速度还真是电光火石一般,能根据每一帧的画面来进行优化,确保在回放视频的时候不会出现穿帮的问题,整个视频播放期间都能看到最美的容颜。人脸关键点检测在面部标记出了296个特征点,也就是说我们肉眼看到的面庞与AI算法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AI算法看到的是三维立体建模,算法的检测帧率达到了200fps,也就是说每秒钟可以检测200帧画面,这对于一般的60fps视频来说是足够了的。
再说到美颜的实现方法,深度神经网络AI能获取到视频中的单帧图像,随后就会制作出一个皮肤Mask,相当于对这一个区域进行采样分析,并扩展到周围的区域,有点像PhotoShop当中的蒙版、仿制图章。在不断的采样、扩展过程中,逐渐就把整个皮肤区域都变得好看了,还能对不同的部位进行外形修正,让面容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谷歌人像光效技术:
没有光就创造光,计算摄影堪称次世代科技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谷歌Pixel手机了,毕竟因为某种河蟹原因大家在国内用不到谷歌服务,那么谷歌手机自然就是无人问津。但在早些时候发布的Pixel 4a和Pixel 5当中,所搭载的人像光效技术可以说是震惊了所有人,因为这一技术的核心是模拟各种不同的光线效果,差不多就是“世界中本没有光,但谷歌创造了光”,通过大量的运算去模拟出灯光打在人身上的效果,即便环境光不明显,也能实现堪比影棚的光效。
为了实现这种玩法,谷歌还开发了一整套的机器学习装置,331个可独立编程的LED闪光灯与64个不同视角的摄像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球笼”,模特坐进去之后就可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光照效果,这是实实在在的光线;而通过不停地改变照射的方向和强度、进而模拟出更加复杂的光源,然后就能得到头发、皮肤、衣服的反射光数据,让算法“明白”复杂光照的效果是怎样的,最终让算法去模拟光线照射在人身上的样子。
看得出来,这也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技术,听起来,这真的有点像RTX显卡的光线追踪技术。有人说摄影就是光影的艺术,而谷歌的这套人像光效技术恰恰就让光线变得可以掌控,没有光线就创造光线,让最终呈现出来的光效真假难辨——这就是“计算摄影”的魅力。目前这一技术还只是谷歌Pixel手机独享的,看来未来手机摄影的壁垒不一定是硬件,而是算法。
总结:黑科技层出不穷,软硬件结合才是王道
今天给大家简单盘点了2020年这三个影响力较大的手机摄影技术,不难看出软件、硬件层面都在进步,让手机的摄影能力越来越强悍。也正是在这些品牌、这些技术的推动下,如今的人们用小小的手机就能实现很多曾经专业级相机才会有的功能,随手拍出好看照片、拍出精彩的视频也不再是难事,“摄影”也变得不再有多高的门槛,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视角去阐述身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