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应用标准发布 手机上可以不用装App了

2018年03月30日 20:30 | 来源:中国派原创 | 作者:陈浩
  • 快应用
  • 微信小程序
  • 入口
前些天vivo X21的发布会上,大众的眼光基本都被vivo X21的机体本身所吸引,但发布会上有另一点信息也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快应用。vivo联合其他九大手机厂商,推出了快应用标准,共建快应用平台。

【CN314智能生活】前些天vivo X21的发布会上,大众的眼光基本都被vivo X21的机体本身所吸引,但发布会上有另一点信息也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快应用。vivo联合其他九大手机厂商,推出了快应用标准,共建快应用平台。那么快应用是为何产生,又能为用户做些什么呢?

快应用是什么?

快应用,即用户无须下载App,相关的应用服务都在云端进行存储,用户只需要在手机系统中创建一个云入口,就可以使用网络直接连接到云端的应用服务程序,省去了下载的过程,实现即调即用。据相关人员介绍,他们看到了目前手机用户和开发者的痛点,网页缺失很多接口,导致了服务功能无法做到完备,用户性能体验也较差。一次性下发应用涉及到占用手机存储、桌面图标繁杂难于管理、特别是某些使用频率很低的应用,为了改善用户体验,所以有了快应用。

这样的模式有没有感觉很熟悉?没错,这与微信的小程序的理念和功能是一致的。微信小程序也是无须下载,便可直接使用的一种应用服务。小程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中心化的应用分发方式,快应用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用户,更是手机厂商对微信小程序的反攻。

快应用与微信争夺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由于安卓系统规则的原因,微信小程序虽然不似传统Native App,但是也可以直接落地用户的手机桌面。要知道,手机桌面一直是手机厂商的主要领地,手机厂商的一部分利润要依靠应用分发才能实现。但如今应用商店的乱局:竞价排名、恶意差评、刷好评等,无一不是因为利益作祟,有手机厂商的,也有开发者的。这样的中心应用分发模式,用户会看到很多不想看到的广告,开发者在到达用户层面更繁琐,成本更高。

而微信小程序从一个应用内的服务能够直接触及到桌面应用,开发者触及用户的路径更短,用户黏性更高,同时也将流量全都带走。而且微信小程序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应用,更能够将这部分流量引回微信,在流量的出与入之间,微信形成了闭环。这无疑已经将原本属于手机厂商的那块蛋糕分了一大块出去。

如今分发模式变得更加场景化,用户需要的是更加符合应用场景的体验。为此安卓手机厂商为了能够保住这一块蛋糕,必须在应用的分发方式上做出改变,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或者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分发场景了。

快应用能突围微信小程序吗

快应用相对微信小程序而言,快应用的优点很明显,从系统直接快速启动,免去了像微信小程序要通过微信这层中间媒介,在性能上一定是优于微信小程序的,但是这样快应用就能战胜微信小程序吗?难度很大,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快应用标准发布 手机上可以不用装App了

首先,微信的用户体量以及带来的社交方式让快应用处于劣势。今年3月,马化腾宣布全球微信活跃用户超过了10亿,在这样大的用户体量中,微信用户的社交分发在传播上有天然的优势,当然用户与其朋友圈的关系强弱,决定了社交分发的影响和价值。缺乏社交链的情况下,很多场景和玩法不容易触发,这是目前快应用面临的最大问题。

作为当下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与朋友的交流沟通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微信来实现的。此时如果朋友通过微信的信息流广告去体验了一个特别好吃的新饭店,使用微信小程序可以很快捷的将这家店分享给朋友,体验之后也能够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微信支付,商家也能通过小程序进行进行后续服务。这样一个从最开始的信息流广告传播到最后的在线支付、商家维护形成的O2O闭环,这正是微信小程序依托在社交网络上具备的独有属性。同样的场景,如果你使用快应用,想想你在收到朋友的推荐之后,打开快应用查看店面内容,然后到店体验,通过快应用支付或者扫码完成支付,前者用户不习惯,后者不利于商家做用户体验。

快应用标准发布 手机上可以不用装App了

其次,用户习惯教育。上面说到微信的社交属性已经深入目前国内手机用户的日常生活,日常的支付场景中微信支付的使用率也比支付宝更高。虽然快应用在功能上与微信小程序虽然别无二致,但是如何让用户在习惯使用微信小程序之后转到快应用的使用,让用户习惯不同的启动方式,让用户习惯不同的支付方式,并且还是一个未经过时间检验的方式。相较于现有用户超过1.7亿的微信小程序,让用户使用快应用的学习成本太高。

然后是快应用的推广。推广无非是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广告目前主要分为两种,搜索和信息流:搜索广告不太适合产品初期的推广,因为要求搜索用户的目的和需求比较强烈,而这类用户在搜索的时候,基本上对产品都已经有所了解;信息流广告通过智能算法,精准的向有需求的用户推送类似的广告信息,由于是原生广告并且精准投放,在转化效果上要高于传统的搜索广告。可能有人会说,手机厂商的系统更新日志或者推送中,可以提醒用户此类功能,以此来扩大覆盖面,但是就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而言,会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看更新日志呢?当然还有各种自媒体平台在当前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受众是被动接受,不存在主动选择,这样信息传播的精准度有所不及,但覆盖面得到了保证。

快应用标准发布 手机上可以不用装App了

另一个就是线下渠道的推广了,但是手机厂商自己不可能花大成本来做这个事情,最大的可能是:开发者进入快应用之后,由开发者对消费者普及快应用。如已经有现有业务和产品的开发者,可以做一款产品的辅助应用,首次使用的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快应用内的一份产品或礼品等。所以推广问题解决之后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快应用如何来打破微信的竞争壁垒,让开发者和用户舍弃一个已经趋于成熟的平台来熟悉一个新了解到的平台。

快应用标准发布 手机上可以不用装App了

最后,是国产手机厂商的问题。国产手机为人诟病的是,由于每个手机厂商基本都有自己的定制UI,系统广告一般都不会少,垃圾信息堵塞影响用户体验,这都是因为国产手机厂商难以抵制广告收入的诱惑。快应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让人相信它不会被污染,毕竟像张小龙这样将产品做到极致,优先考虑用户体验的是极少数。还有一个问题是,手机厂商之间是否能够同心协力一起来做快应用?十大手机厂商谁来做领头羊,利益要如何分配?

手机厂商们联合推出快应用,无非是与微信小程序来争一争入口。虽然发布会上手机厂商为快应用提供的除了通知栏、负一屏和信息流,还支持搜索入口,包括外部搜索和应用内搜索,但是最终快应用的普及还是要落到用户习惯教育上。当然,目前微信小程序的覆盖面还并未达到顶峰,部分用户在常用的App上仍然习惯下载使用,如果快应用能抓住这部分用户的痛点,让常用App的使用也通过快应用实现,同时手机厂商定制更加精简的UI,让快应用凸显其必要性,快应用或许也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