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逐渐白热化,各品牌“跑马圈地”式地签下了大量明星做代言人。近两年,单是签约为OPPO、vivo、华为和金立四个品牌代言人的明星就有30多个,而OPPO一家就签了10多个明星大咖(足够召唤神龙了...),明星阵容甚至超越春晚。
手机品牌在发布新产品时选择一位火爆明星作为代言人,一方面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粉丝群体,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行提升。近日网络上一份“2017年主流厂商代言人梳理”的图片流传开来,也是让我们对于刚刚过去的2017年代言人情况有了一个清晰地回顾。
这份图片中统计了中国手机市场12家主流品牌的代言人情况,统计表示12家主流品牌中有6家邀请了代言人。而这6家品牌一共邀请23位明星作为代言人,但是让我们惊讶的是仅OPPO一家品牌就有10位明星成员,几乎占据了总体的一半数量。
OPPO:
OPPO的明星代言人家族绝对是所有手机品牌中代言人数量最多的,并且每个代言人均是现时的当红炸子鸡,包括杨幂、李易峰、陈伟霆、迪丽热巴、张震、杨洋、TFBOYS、鹿晗等,甚至连天王级巨星的周杰伦也在列。
三星:
对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有人认为,是三星手机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得不够好;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乐天”事件影响。在笔者看来,后者对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影响有限。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大败局,归根结底还是三星手机没有重视中国市场,没有走近消费者。
三星也在思变,将通过与优质艺人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三星手机中国区本土化的市场战略。日前,井柏然、华晨宇等明星代言三星S9系列,朱亚文成为三星手机中国首席AI官。对于三星手机发力营销,聘请代言人,三星电子移动通信部门总裁高东真表示,“三星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及广大用户们。”
vivo:
再看vivo,前段时间不仅签下了大明星鹿晗,更在X20发布后不久,就因鹿晗和关晓彤恋曲曝光,顺势获得了超高的宣传效果,让X20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超高的知名度!使X20的销量节节攀升,短时间内得到意外的巨额回报。加上vivo明显家族还有彭于晏等超人气偶像,潜力之大,不言而喻。在之前,vivo还邀请了NBA当家球星斯蒂芬·库里为vivo Xplay 6代言,顺势还推出了Xplay 6库里限量版,销量非常火爆。
华为:
手机厂商华为也跟随OPPO的脚步,邀请了国内同样大红大紫的关晓彤和张艺兴作为代言人,国产手机选代言人,多半走的是本土化路线,即便有“外援”,基本也没出亚洲。而走国际化路线的华为还“瞄”上了欧美巨星,不仅签下“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和“超人”亨利•卡维尔为华为P9代言人,还请到梅西做全球文化大使。事实证明这种高逼格杀伤力的效果不错,销售数据证明了一切。
荣耀:
为荣耀手机代言的有超人气的赵丽颖、帅气的胡歌和阳光冠军孙杨。其中美丽与才华兼备,有实力却又更努力的赵丽颖,是对“美”最好的诠释!荣耀V9主打快充和秒拍,而孙杨则以速度叱咤泳坛的游泳冠军,契合指数也是非常的高。最新推出的荣耀V10代言人同样有孙杨。
小米:
小米之前是从不请代言人的,最近两年也逐渐开始模仿OV的营销道路,请过刘诗诗、吴秀波、梁朝伟、吴亦凡等代言。
大家都知道,很多老牌明星不论拍戏还是做代言,都比较敬业,比较实在。但小鲜肉如何呢?有网友在新浪微博发现,身为小米手机代言人的吴亦凡,使用iPhone X回复信息,引起许多米粉的责骂。其实雷军一直对吴亦凡很不错的,还亲赴过其生日晚会,并推出了吴亦凡定制版小米Note3。现在吴亦凡忽然来这一手,不知道雷布斯是什么感受呢?
金立:
OV 挑选代言人非常讲究。他们所挑选的代言人,无一例外都是正在事业巅峰期,且形象积极正面的当红小生小花,这些代言人共同支撑起了其“新潮时尚”的品牌特色。
而金立选代言人策略则显得有些不太坚定。起初金立想深化自己“商务”的定位,请来刘德华、冯小刚徐帆夫妇、余文乐、吴刚等人做代言。但这几位对于年轻人的转化能力可以说为零。虽然我这个“老人”不想承认,但在手机已经成为“快消品”的今天,抓住年轻人才能抓住一切。
后知后觉,金立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去年花重金请来了当时流量和关注度都在巅峰期的薛之谦代言。然而谁能想到刚过几个月,薛之谦就被几条微博“实锤”锤得翻不了身,商业价值也跌至谷底。虽然后来金立临时请来了刘涛救场,但这笔钱还是彻底打了水漂,甚至对品牌形象起到了负面作用。
总结:
请明星可以提高企业形象,但请明星需要花费巨额的费用,能请得起明星代言是彰显自己企业实力的表现,但是付出的费用也是不菲!明星虽然能给所代言的公司树立高大上的表现。但还是要对症下药,选择符合自己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把钱花在刀刃上。
挖掘契合点的事儿似乎每个手机品牌都在做,但最终的落点大多到了同质化的“年轻、时尚和积极向上”,进而导致“千人一面”。而如果想让品牌或新产品有区分度,就要深入挖掘代言人气质、人设、作品中与品牌(产品)相契合的点,然后放大,形成故事,通过TVC、户外广告等形式不断强化受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