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11.11还有10天,金冬和苏宁早就按捺耐不住开撕了。今年两家的购物节战线都有所延长,都是从11月1号开始。谁知道第一天被送上舆论热搜的不是两家各自祭出的首日战况,而是新一轮的“隔空骂战”。
有疑似苏宁的员工爆料,苏宁规定员工不能上金冬买东西。有人说这样做没有人性化,也有人说是金冬这两年口碑实在不咋的,不买就不买吧!
做零售没有口碑可是要命的。网友说金冬口碑不咋的,小编还真是秉承认真负责、为民服务的精神去查证了一番,得出结论:金冬这个口碑还真是不咋的!
金冬商城:微博负面信息居第一
2016年“3.15”前夕,法治周末与第三方舆情监测谷尼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对淘宝网、天猫商城、金冬商城、苏宁易购等10家在国内影响较大的零售电子商务平台按照负面信息在涉及各家的媒体报道总量占比进行降序排列,依次为唯品会(70.9%)、亚马逊(63.2%)、金冬商城(38.7%)、当当网(37%)、1号店(32%)、国美在线(24%)、苏宁易购(12.4%)、天猫商城(7.8%)、聚美优品(4.8%)、淘宝网(3.5%)。
统计、梳理的时间节点是2015年1-12月,网络上出现的有关上述企业的媒体报道和微博内容(其中媒体报道104 262条,微博内容4 565条),并重点关注了涉及上述企业的负面信息内容(其中媒体报道8082条,微博内容365条)。
按照负面信息在涉及各家微博内容总量中占比进行降序排列,依次为金冬商城(23.4%)、聚美优品(19.6%)、苏宁易购(16.8%)、唯品会(13.2%)、亚马逊(9.8%)、1号店(9.6%)、淘宝(7.1%)、天猫(6.7%)、当当网(5%)、国美在线(1.4%)。
从此次舆情统计的相关情况来看,金冬商城在涉及其自身的媒体报道中,其负面信息的比例达到38.7%、排在10家电商平台的第3位;而有关金冬商城的微博内容中的负面信息,比例则达到了23.4%,高居第一。
金冬的负能量来源于频繁爆发的售假风波
法治周末报道称,金冬商城主打的自营模式,曾被其CEO刘某人认为能彻底解决电子商务中的假货和服务难题。
随着金冬开放平台战略的推进,第三方商家的入驻让金冬商城面临着假货、售后难的问题,与其长期以来通过自营模式所塑造的高质量、严管控形象形成明显落差。2015年7月,知名作家六六在微博上发出的一篇题为《我要的是公平》的文章,更是将金冬商城存在的问题在舆论场中引爆。
有匿名爆料者称在金冬刷单从来没有被查过。而这个回答下面的讨论也是很惹眼。
最让人震惊的是,有自称金冬前员工的答主主动爆料称,金冬大部分员工都知道京东在售假,而且自营也是金冬掺着假货在卖,并解释金冬这么做的目的只是减少亏损,给股东和投资人一个交代......
看了这个回答下面的评论,只能说大家都太年轻了...
看到这,不得不感慨下,金冬官方是多么的机智。
因为他们早就告诉了用户:金冬自营也不是金冬自己经营的。
而影响金冬商城网络口碑的,远不止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刘某人与“奶茶妹妹”章泽天的婚恋,让这家科技企业的老总一跃成为知名网络红人,话题性增强不少。金冬商城与此为话题相关的营销活动,也多次引来了一些用户的吐槽,给金冬商城的网络口碑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负能量满满的金冬,怎么做到给其他合作伙伴赋能呢?
最后,友情提醒双十一准备剁手的各位,甭管自营不自营,甭管海淘还是国货,既然假货这样防不胜防,大伙儿还是珍爱钱包,和东哥保持距离为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