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Kinect与HoloLens缔造者Alex Kipman和Xbox设备营销总经理Matthew Lapsen接受采访时证实,体感设备Kinect已经停产。据了解,这家公司将继续为Xbox客户提供Kinect售后支持,但开发工具是否继续下去仍不得而知。
由于Kinect设备已淡出用户视野多时,微软会做出这一决定并不令人意外。考虑到Kinect发布时的轰动一时,这样一种收场方式实在是令人唏嘘。在Kinect宣布停产的当下,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初代Kinect红极一时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09年6月,彼时Kinect第一次伴随Xbox 360出现在我们面前,看起来充满了未来科技感。这款设备能通过红外线摄像头、深度传感器和麦克风来捕捉用户动作和声音,从而对游戏进行简单操作。
2010年11月,这款专为Xbox 360打造的体感设备Kinect发售,并在上市60天内卖出800万套,创下“销售速度最快消费者设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吸引了众多游戏开发者争相为这款设备开发游戏,让不少用户认为“这款设备将引领未来。”
新版Kinect处境尴尬
虽然初代Kinect风光无限,但微软新版Kinect的表现却不甚理想,不仅开发商未推出许多Kinect游戏,用户也渐渐对这款设备失去兴趣:Xbox One上的体感游戏非常稀少,与Xbox 360时期近百款的体感游戏阵容形成极大反差;微软还关闭了开发Kinect体感游戏的工作室和旨在为Kinect提供互动电视内容的电视工作室,暗示kinect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通过Xbox One游戏阵容可发现,大部分Kinect游戏属于“家庭娱乐”或“健身”类,对重度玩家吸引力有限;由于体感游戏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也让购买Kinect的玩家感到失望;部分游戏虽号称支持kinect设备,但只是无关痛痒的语音指令,对玩家毫无吸引力,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Kinect的尴尬处境。
困境源于多方面因素
那么,Kinect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处境呢?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微软的捆绑销售,以及后来的解绑。2013年E3发布会上,微软宣布新版Kinect与Xbox One捆绑发售,售价高达499美元,严重影响了主机销量。此后,微软为了挽救主机销量放弃了Xbox One与Kinect一体化的政策,不仅让老用户受伤(特别是前期本就缺乏Kinect游戏),也引发体感游戏开发商对微软不满。
这无疑让体感游戏的前景变得模糊,也让开发商的创作热情降温,拿走了体感游戏大发展的好机会。以笔者为例,目前仅为Xbox One购买了《水果忍者》和《舞力全开》两款游戏;而更糟糕的是,游戏商店中已经很久没见到有趣和有创意的Kinect游戏了。
另外一方面,用户体验也限制了Kinect。实际操作Kinect时不仅需要比较大的空间,而且也不能太过靠近该设备。比如笔者每次玩《舞力全开》这款体感游戏时,就需要将沙发前的家居搬开,这无疑非常麻烦,无形中降低了Kinect的使用频率。可以说,当开发商、耐心用户都对Kinect失去信心以后,这个产品已经很难挽回消费者市场了。
Kinect技术仍有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游戏领域全面溃败,但Kinect在游戏之外有不少应用,并展示过许多有趣玩法,包括医疗和动作捕捉、教大猩猩玩游戏、虚拟试衣间,以及与NASA合作用于探索宇宙等。根据官方说法,Kinect已经售出3500万部,虽然kinect已经淡出了消费领域,但我们有机会在其他领域见到Kinect一展身手。
当然,即使Kinect设备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也无需担心Kinect技术会就此消失。初代Kinect是微软和PrimeSense(已于2013年被苹果收购)共同合作推出的。在今年苹果iPhone X的Face ID功能上,我们就看到了Kinect相关技术(红外线侦测)的影子。
而微软二代Kinect中运用过的技术,则已被运用到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语音助手Cortana、面部识别技术Windows Hello,以及Windows MR头盔之中,继续发挥余热。这正如微软发言人说的:“虽然Xbox One的Kinect已停产,但这并不是这项技术的终点。”
不过对笔者而言,Kinect停产留下的是更多苦笑,眼见架在电视顶端Kinect体感设备上积累的落灰,徒留一声叹息:微软,你怎么又杀死了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