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天 听我爸爸说,这是他们小时候上学的教室,左边的是教室右边的是老师的办公室,我也很想去体验一下那个年代的生活。
![]()
第1天 大门也是讲究着对称之美,还是可以依稀看到门上有着当年贴对联的痕迹,外墙一半会用白灰来做装饰,还能看到上面的字,可惜时间太长了,已经辨认不出是写的什么了。
![]()
第1天 村子里取暖和做饭都是靠柴火,真的是靠山吃山,大山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人。
![]()
第1天 这块儿的房子很久都没人住了,周围也是杂草丛生。稍微靠近现代点的房屋都没有了气派的大门,为什么呢?从我们的父辈开始,村子里的人都不断的迁移到大城市,对于老家的房子也没有那么在意了。不过也是有一些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保留着大门。
![]()
第1天 刻在石头上的游戏,叫“十九六”,记得很小的时候经常到这里玩,可惜现在已经记不清这个游戏怎么玩了。
![]()
第1天 在那个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驴或者骡子,这个食槽是用来饮水的,都是由一大块石头一点点凿出来的。
因为小时候生活在这里,虽然长大后一年只回去一两次,对这方乡土的热爱从来不会减少。对于石头,更是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在城市的喧嚣中生活,有时候真的需要回到家乡去感受一下最初的美好。愿我们所有的爱都能被拥抱,所有的梦都能被放逐。
![]()
第1天 大部分老房子都有一个二层的小楼,用来放怕潮的粮食作物
![]()
第1天 大部分大门的形态结构都是一样的,门前杂草丛生,小时候还可以来这里玩,现在连一个下脚的地方都很难了。
![]()
第1天 看院子里面的玉米就知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了
![]()
第1天 有的房屋在门边的石头上还做了花纹的处理,有的石头上还刻着向往美好的图案和“福”字。
![]()
第1天 大部分的房屋都是这种状态,像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再不拍他们可能就老了。
![]()
第1天 “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家乡。”关于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诠释。虽然很少回到这里,一年可能也就一两次,但是我爱这片土地,我爱这片土地养育的人。
家乡在太行山下,村子不大,房子都是石头盖起来的。
从我记事起,这些房子就已经没有人住了,在那个年代,基本都是这种四合院风格的房子,因为老家就在太行山下,所以都是石头建起来的,每块石头都要经过一番打磨才能被用作建造房屋。照片中可以看到,房顶是由木头来承重的。
![]()
第1天 日落西山,老房子也披上了一层金衣,不禁感叹,时光,从来都是不等人的啊。
![]()
第1天 冬天的时候,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有很多玉米,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新旧房子都在村子里存在着,用石头来建造房子这一点倒是一直都没有变过。
![]()
第1天 这个房子要更靠近现代一些,我记得小时候还住着一位奶奶,去世后便再也没有人住过了,不过依然被子孙后代们打扫的很干净。
![]()
第1天 记得小时候这面墙上的那块白色,还画着宣传共产主义好的画,像是大跃进时的作风。
![]()
第1天 充满年代感的大门的锁,已经是锈迹斑斑,木板上也是伤痕累累。
![]()
第1天 每到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豆腐,这个石磨就是用来磨豆腐的,从我记事起它已经被电磨取代。
![]()
第1天 小时候非常热衷于玩过家家,特别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在这里给比我年纪小一些的孩子“授课”。大门上还能看到可能是我的笔记。
![]()
第1天 房屋都是在山坡上建立的,层层叠叠的遍布半山坡。我在这幢房屋边上告别。我将很久看不到这样的房屋了。
![]()
第1天 老房子的大门,门板大概被卸掉或者坏了,毕竟有将近几百年年的历史了,从房子的构造来看,还是能够看出主人还是比较讲究的。
![]()
第1天 院里的二层小楼,通风非常好,小时候还到这里面玩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