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对电商来说太困难了?

2020年06月28日 15:43 | 来源:中国派原创 | 作者:陈浩
  • 京东
  • 淘宝
  • 天猫
电商,已经成为了侵犯知识产权的最佳平台。

电商,已经成为了侵犯知识产权的最佳平台。

对,你没看错——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很多时候,一家电商平台上一天之内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比影视、网文等领域一年发生的侵权还多。

以淘宝为例,它更多的是以C2C为主,在淘宝流量为王的情况下,商户更容易发生侵权行为,比较常见的有盗用别人的商品海报图、文案,在推广中使用使用别人的注册商标、名称,这两种情况在淘宝的搜索结果页上十分常见。

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对电商来说太困难了?

山寨商品、盗版商品、销售假货以及专利侵权问题,在淘宝上也属于“重灾区”。以淘宝的拳头业务服装品类为例,每年冬天都会有“爆款”被打造出来,但不多时,同行就会将其复刻,同样冠以“爆款”的字样,并且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直接侵害了最开始打造爆款的商户利益。

这种情况每一年都在上演,究其原因,还是信息成本低、信息获取不对称造成的。与传统线下交易区别最大的是,消费者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商品本身。

而且详情页的信息,C端卖家通过淘宝上的信息来吸引到消费者,通过盗图、虚假描述来片面夸大商品价值而发布的信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对电商来说太困难了?

另一方面,在信息充分对称的前提下,商品的价值完全由需求关系决定。但在淘宝上,信息并不能完全反映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愿意根据某一商品的平均价值付费,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最有代表性的也仍然是上面举过的例子,“盗版”商户以信息展示商品,并通过更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直接瓜分了“正版”商户的部分利益。

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对电商来说太困难了?

【CN314智能生活】     国家固然有知识产权法对产权人的权益进行保护,但我国属于被侵权人不举证就不追究的类型,若要更好地维护产权人的知识产权,平台的监管很重要。

但目前来看,淘宝似乎对类似的情况并不是很上心,也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策略,就如前文的“爆款”商品问题,就一直对其视而不见,一定程度上还鼓励了淘宝商户间的恶性竞争——反正不举报就没什么影响。

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对电商来说太困难了?

相对而言,京东商城因为模式与淘宝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保护知识产权上更加得力。京东自营商城的模式,更多的是与品牌商直接合作,品牌的所有者超过90%,其余的则是有代理授权的商户,减少品牌与平台之间流通环节,维护商业诚信,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说淘宝是属于事后举报、追究的类型,那么京东则是事前“防范于未然”的做法。针对平台第三方卖家,京东有专业的团队对入驻商户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重点品类甚至要求品牌方对入驻商家进行授权或做信用背书。

主动巡查、神秘购买和积分管理三项制度则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机制,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惩处,主动参与到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中。

淘宝的模式现在是流量占据了大头,很多店铺为了引流“不折手段”,淘宝也乐见其成。这样的乱象极大地加剧了商家内耗,所有商户都无法全身而退,获利的就只有淘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