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逼近三星 成为全球第1只是时间问题?

2019年05月06日 09:26 | 来源:中国派原创 | 作者:陈浩
  • 华为
  • IDC
  • 小米
IDC日前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手机的出货量,六大品牌之中,三星仍然位列第一,华为(含荣耀)反超苹果成为第二,苹果第三,小米位列第四,vivo、OPPO的销量虽然并不均等,但IDC在排名上仍然将这两个品牌都排在了第五;至于其它的品牌,或许有一些很知名,在今年第一季度表现也比较出众,但都被IDC归到了“others”里。

【CN314智能生活】对于一般的手机用户而言,各个厂商每一年、每一季度的出货量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对于有“品牌信仰”的用户而言,每个手机品牌取得的成绩也会让自己“与有荣焉”。当然,出货量关系得最多的还是手机厂商自己,无论是今后的销量预期制定,还是用来提振“股东”们的信心,一份满意的出货量答卷对于每个厂商都十分重要。

IDC日前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手机的出货量,六大品牌之中,三星仍然位列第一,华为(含荣耀)反超苹果成为第二,苹果第三,小米位列第四,vivo、OPPO的销量虽然并不均等,但IDC在排名上仍然将这两个品牌都排在了第五;至于其它的品牌,或许有一些很知名,在今年第一季度表现也比较出众,但都被IDC归到了“others”里。

华为

三星能够长期把持着第一的位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旗下的手机产品线覆盖足够全面,任何一种需求的用户都能够在三星手机找到解决方案。虽然仍然位列第一,但是三星Q1出货量为7190万台,相较于去年同期7820万台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8.1%,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3.1%。三星说起来也算是“自食恶果”,一是失去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二是大部分产品在定价上仍然不太重视性价比,也就最近的Galaxy A60能够说得上一句“香”。

华为

无论是在IDC还是IHS的调研数据中,华为、荣耀都被视为一体,出货量为5910万台,比之去年Q1的3930万台增长了50.3%,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在一两年内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最大体量的手机厂商,并不是余承东“吹牛”。不过,华为和荣耀虽然产品线覆盖不够全面,但是它们在国内的线上、线下渠道建设全面发展,而且也有“机海战术”,国内的出货量占据了大头。下一步华为、荣耀要做的,无疑就是拓宽海外渠道,增强输出能力,除了少部分国家之外都可以是华为荣耀“收割”的地方。然后,超越三星。

华为

苹果排在第三实在是预(xi)料(wen)之(le)中(jian)。iPhone产品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一直在向“奢侈品”靠拢,然而这已经与手机本身的属性“相冲”了:喜爱奢侈品的终归是少数,喜欢iPhone的才是大多数。过于高昂的售价让iPhone的销量直线下跌,今年Q1比去年同期少了1580万台,下降了30.2%之多,市场份额仅为11.7%,可以说和去年的华为彻头彻尾地来了一个反转。

华为

小米的出货量这几天在各个网络平台上闹得沸沸扬扬,主要还是IDC统计的2500万台出货量与小米公司自行统计的数据相去甚远。在小米的声明中可以看到,小米Q1的实际出货量在2750万,比IDC数据要多出10%,基本持平去年Q1。由于与IDC同期发布的Canalys、Counterpoint、StrategyAnalytics数据报告中,2780万台、2780万台、2750万台与小米公司自己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因此IDC回应会将数据进行修正。这份声明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提升股东们对小米的信心。毕竟小米的股价现在只有11.8港元,比之发售价下跌幅度巨大。如果在出货量上出现问题,肯定会让不少股东担忧小米的营收和盈利能力。

华为

vivo是除了华为之外唯一正增长的手机品牌,与2018年Q1相比出货量增加了24%。如果简单一点看vivo的逆势增长,可以归结到渠道建设以及产品创新两方面,尤其是线下渠道,一条街道上都能看到好几家vivo手机的直营/授权/经销商店面,就跟以前的脑白金洗脑广告一样,让人快速在脑海中完成相应的形象建设。产品创新虽然是在炒自己的“冷饭”,但毕竟和其它手机有着明显差异,能够有一定的优势。唯一制约它的,估计只有“性价比”了。

华为

OPPO与vivo比较类似,从今年Q1乃至去年一整年的发展来看,渠道依然是优势,但产品的创新已经显得乏力,出货量同比下降了6%。

华为

不出意外情况,目前的格局仍然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唯一存在的变数就在于:华为什么时候能够超过三星?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们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