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虽然用起来有着极佳的视觉感官,但是因为机身的尺寸较大,在携带上就不是特别方便了。因此近年来折叠屏手机的概念被炒得火热,被认为是手机发展的下一站。上月末举办的MWC上海大会上,来自国内的玻璃厂商AGC旭哨子展示了一面可折叠的玻璃,不到一米见方的玻璃可以被弯曲到近乎对折,韧性极高的同时却依然保留了9H级别的硬度和其他特性,折叠屏手机的屏幕问题有望解决。
(中兴Axon M)
此前中兴曾推出过一款“折叠屏手机”,通过超窄边框+铰链将两块屏幕拼接成一块更大的屏幕,并且两个屏幕也可以分开操作。但中兴的折叠屏手机严格意义上只能算作“折叠手机”,展开之后屏幕中间有一道缝隙,就像电脑外接多个屏幕一样,只不过因为边框够窄,观感的影响不算大而已。
真正的折叠屏手机则是因为柔性屏幕的大规模运用,在屏幕面板上可以实现弯曲折叠才被提出的。不过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仍然要面临几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屏幕。一般手机的屏幕由显示面板、触摸感应器层以及保护玻璃组成,即使已经有可对折的玻璃出现,但保护屏幕的玻璃面板大概率仍然会采用两块玻璃组合的方式来实现折叠,手机中央不可避免会有缝隙存在。即使采用整面玻璃,玻璃的强度、弯折需要的压力系数、铰链的强度是否能够支撑也是个问题。
(LG折叠屏专利)
其次是铰链的问题。手机可实现折叠的原因在于机身铰链的存在,目前已经发布或曝光的折叠屏手机采用的铰链多为纳米碳管材料,具备较高的柔软度和导电性,通过它来让折叠屏手机的各种电子元件正常运行。但折叠屏手机的开合频率肯定要高过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这类带有铰链的设备,因此它的抗磨损能力是个很关键的指标。
然后是系统和软件要如何适配?手机可折叠之后,系统的交互方式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变革,不仅仅是手机空间上的变化,同时也有用户的操作逻辑的变化,如何让折叠屏手机的双屏幕发挥优势是一大难题。
交互的变化是一方面,另一个难题在于如何协调安卓阵营的应用开发者。安卓手机型号众多,折叠屏手机出现之后,不同的屏幕分辨率、不同的定制手机系统、不同的硬件可能都会导致应用表现出来的效果有所差别,一般的开发者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对手机进行兼容测试,因此应用的兼容性很难做到完美,
(曝光的某版三星折叠屏手机设计)
最后则是折叠屏手机的安全问题,这也是阻碍折叠屏手机发展的最大因素。手机可折叠意味着手机内部的电路板乃至电池也要实现可折叠,但这些精密的电子元件在不断的弯曲、折叠过程中,是否会发生一些事故呢?此前三星Galaxy Note 7就曾因为电池爆炸的事件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排斥。而三星曝光的折叠屏手机中,就采用了可弯曲的电池,以国内消费者对安全的看重,折叠屏手机前景并不明朗。
但即使这样,全球手机市场上的知名手机品牌也纷纷入局折叠屏手机,期望着能够通过它来打破当前智能手机所遭遇的瓶颈,对智能手机重新定义。而折叠屏手机想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除了在屏幕、系统及应用的交互和适配、各项硬件的设计上有所突破之外,产品质量是需要严格把关的,否则任何一起折叠屏手机的质量事件都会造成折叠屏手机行业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