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斯”的互联网思维或颠覆了安全底线

2017年10月28日 09:18 | 作者:黄若涵
  • 小米
  • 雷布斯
  • 自燃
匹诺曹在不断的欺骗中鼻子越来越长,麻烦接踵而至。这样的悲剧会在号称中国最懂互联网的手机企业,不,“大杂货铺”企业上演吗?

前天一则《因为用了小米插板 我损失了12 000》成为了朋友圈的爆款文章,整个事件暴露的是小米插线板的安全性问题,但背后指向的更是互联网电商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问题。“专注、极致、口碑、快”是曾被“雷布斯”奉为圭臬的互联网金句,然而就算是有金鱼记性,也应该记得小米近年来屡次出现的安全问题,“七字箴言”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专注、极致。

免费的东西其实是最贵的

3年前,“雷布斯”在广东电子商务大会上阐述互联网思维如何去改造传统行业时说到“在今天的互联网市场上,你看到的所有核心服务都是免费的,看新闻是免费的,搜索是免费的,邮箱是免费的,通讯工具是免费的。”

“当我们今天来做硬件的时候,方法很简单,别人的东西是多少钱我们就卖多少钱,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自己的运营成本不要了,全免费。”“雷布斯”曾经这样夸下海口,而运营真的不要钱吗?那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服务质量吗?

在2016年上半年权威机构《中国质量万里行》曾发文称“小米4C以及红米系列手机发生自燃的案例明显要高于其他品牌。”如果说频繁爆出的自燃丑闻带给我们的是感官上的感性认知,而中国质量万里行所下的结论却是基于众多数据调查基础上的客观阐述。

而在小编看来,免费的东西其实是最贵的。为了免费,牺牲产品品质,最后损失最大的其实是消费者。

小米手机引发自燃烧坏了床单、用了半年多的小米充电时爆炸、用小米手机自燃连旁边的苹果手机也烧坏了、小米手机自燃吓坏一众公交乘客......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小米曾引以为傲的性价比在这里站不住脚了。

手机自燃.jpg

想成为“苹果”那样的公主,但终究只是屌丝的专属

当年有人问“雷布斯”小米的模式,“雷布斯”说可以说是苹果+Facebook的模式。

苹果从电脑到iPod,iPhone,iWatch,到电视盒子的推广和产品演进,iPod+iTunes+ Music”和“iOS+iPhone+ AppStore”的商业模式的确是大获成功,堪称经典。

也许“雷布斯”真的很认可苹果这样的拓展模式,可是他也忽略了一点,苹果第一台电脑问世时间是1976年,第一款iPod诞生于2001年,而2007年迎来第一款iPhone,2010年发布了第一款iPad,2015年第一代iWatch呈现在世人面前。每一款产品的诞生之前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积淀,这其中包括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粉丝积累等等。并不是盲目的扩张,每一步都踏实稳定,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而2010年成立的小米,目前已经拥有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盒子、移动电源,甚至服饰箱包等10个品类上百款单品,是名副其实的“小米百货公司”。而以前那个做不好电商而卖掉卓越网的“雷布斯”仿佛在扩张的道路上又绕回了原来的路上,成为了一个电商平台。

当年“雷布斯”卖掉卓越,企图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金山的网游研发中,有人就此采访时“雷布斯”曾透露“相对于B2C的艰辛和零售的枯燥,网络游戏要轻松和有趣得多。”亚马逊熬到第八年才止住亏损,盛大在头一年就赚得盆满钵满,有这些鲜活的例子在前,“雷布斯”自燃会避重就轻。

雷布斯.jpg

极致、专注的企业文化遭受拷问

其实早在3年前,柳传志就给“雷布斯”指出:“小米再往下发展,比如除了手机他可能会做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在更多面开阔的时候,“雷布斯”是不是一个人能照顾到,真的照顾不到,他可能需要企业文化的建立。”

在今天看来,竟有点一语成谶的感觉。

电子商务的确是一份又苦又累,不怎么讨喜的互联网业务。从阿里到苏宁易购,从京东到亚马逊,没有谁是容易的。

“雷布斯”曾说小米是互联网的电商直销模式,没有工厂、没有渠道、没有销售这些成本,这是小米物美价廉的优势。但是现实的另一面是产品线拉的太长,代工厂的名单也会很长,据悉小米已有超过100个产品代工厂,而这100多个代工厂怎么管好应该是个世纪难题。小米引以为自豪的“轻模式”,目前看来确实是难以“承重”的模式。

做电商,品牌当然是最紧要的。经过几年的营销和宣传,小米其实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以前小米移动电源做得不错,除了产品本身的性价比,人们对小米品牌的信任也是重要原因。有人指出,小米的东西不算好,但是性价比高,基本的品质有。带着这个印象,米粉们在采购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下小米。但是,这种信任正在遭受破坏。频频爆出的事关家庭人身财产安全的小米产品自燃事件,对小米声誉的打击一定是巨大的。曾经“为发烧而生” 的小米,演变成了“为自燃而生”。

长此以往,对小米的品牌认知也许会从性价比高变成产品质量不可信。

当年“雷布斯”说做小米手机是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传统行业,要让成本最低,要重新塑造手机产业业态。但是,塑造新产业,不能颠覆安全生产的底线,除了大魄力,更需要大担当、大责任。

也许是IPO的欲望过于强烈,已经多轮融资的小米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宏大,公司估值更高,吸引更大的投资才能实现敲钟的夙愿。小米开始了野蛮扩张之路。然而,战线在拉长的同时,除了尾大不掉的隐忧外,侧面薄弱也会成为夹击对象。

而如果不能把挂在嘴边的专注、极致真正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小米的血液,IPO的愿望只会越来越远。

匹诺曹.jpg

践行诚实、守信确实不是容易的事,那个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意义的匹诺曹在不断的欺骗中鼻子只能变得越来越长,并且各种麻烦也是接踵而至。这样的悲剧会在号称中国最懂互联网的手机企业,不,“大杂货铺”企业上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