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一个企业是否成功除了在于它所创造的成绩外,还在于产品是否受到用户的支持和信赖以及用户是否对品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湖南卫视的当家主持人汪涵曾宣称,即使有一天自己落魄了,需要上门乞讨,自己的观众也都会给自己一口饭吃。这是汪涵对自己的演艺生涯的评价,也是对自己在观众心中形象的自信。
无独有偶,小米CEO雷军也在公众场合讲到,“万一哪天小米活不下去了,我们就发起募捐,我相信米粉朋友们一定会给我们捐款的,我相信他们会心甘情愿的。”那么,米粉们,你们愿意支持小米到永远吗?
小米无疑是一家成功的公司,7年时间成为了国内一流的手机厂商,缔造了一个小米帝国,还以手机为中心,涉及到了很多其它领域。客观来说,小米和其它手机品牌一起推动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小米也凭借着高性价比的优势在激烈的手机市场上生存下来,还获得了一席之位。小米手机带给过用户不少的惊喜和感动,小米也因此拥有了数量众多的“米粉”。
所以我觉得肯定会有不少“米粉”愿意支持小米,但是如今的小米,“米粉”们还愿意支持吗?
小米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用户担忧
小米一直在强调自己手机的高性价比,不可否认,小米手机的价格的确是相对便宜了不少,但是这能匹配小米产品的质量吗?手机质量问题频发成为了小米手机摆脱不了的“老大难”问题。
前不久小米推出了小米6,称之为“小米七年来在工艺探索上的巅峰之作”,然而发布后不久网上就爆出了许多小米6的问题,其中“充电时无故重启、不明原因死机”赫然排在了第一位。在小米6“重启门”之后,又被曝光出了“耗电门”、“Wi-Fi断流门”,进行不断的升级系统,问题还是没有杜绝。这让很多抢到小米6的手机玩家大呼失望,而且玩家期待的3D四曲面外观,也被后盖的大缝隙取代。
不仅如此,小米手机还频频传出手机发热发烫、电池爆炸、自燃等问题。科技日报就以《要黑科技,更要不掉链子》一文深刻地提醒小米,做产品要严把质量关。
小米手机质量问题频发,引起了不少用户对小米手机安全性能的担忧。
小米夸大、虚假宣传,引发众多问题
小米的夸大、虚假宣传是小米的一大陋习,也引发过不少的问题。小米喜欢大谈黑科技,可是很多设计和功能明明是过时的、科技含量不高的或者是其它厂商研发的,小米就玩“语言艺术”,偷换概念,进行夸大、虚假宣传。
比如在小米5发布会上,小米列出了小米5手机的“十余项黑科技”,结果却被网友曝光,这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能称得上黑科技,比如其中的“快充3.0”和“骁龙820处理器”,都是高通的技术,而“4G+”网络早在大半年前就商用了,很多芯片都支持这项技术,的确没什么新意了。
还有小米电视打出人工智能宣传,结果只是添加了语音识别功能,强行打人工智能的“擦边球”。而且小米还动不动就用“这可能是史上最薄的电视”、“迄今为止最快的手机”等夸大、片面宣传语来制造噱头,博得消费者的关注。在被法院认定构成欺诈,对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退一赔三”之后,小米还是似乎并没有进行改变。
坑了米粉,乐了黄牛
小米还有一点也是饱受用户吐槽的,那就是“现(限)货”问题。
很多时候小米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前期宣传和造势,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兴趣,然而正当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时候,却被告知需要进行预约,之后才能抢购,甚至还出现过限时预约的步骤,也就是说想要购买,必须先抢到预约资格,抢到之后,再进行预约,最后才能在“千军万马”中进行抢购。而且很多时候小米只会放出一部分产品,所以很多没有购买到的人也被吊住了胃口,只能继续等待下一次机会。
不少网友表示不满这种行为,纷纷进行吐槽,“被当成猴耍”、“预订还要登记,抢购资格还要抢购,猴王就是会玩”。
如果是都无法购买到的情况,大家心里面还是平衡的,但是在很多官方宣称“缺货、少货”的时候,黄牛却依然能够拿到很多小米新品,然后再加价卖给用户。所以在很多时候“米粉”都无法如愿购得手机,只能继续苦等或者购买加价机,这样的结果只是坑了“米粉”,乐了黄牛。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相比较去年,小米今年一季度的手机销量同比下滑 7.5%,而竞争对手华为、OPPO 等增长势头却依旧强劲。这也侧面证明了小米出现的困境,以及在用户心中地位的下滑。
很多人都用过或者听说过小米手机,小米也一直在强调,“要做有良心的企业”“小米是一家厚道的企业”。的确小米收获了不少“米粉”的追捧,但是“米粉”的热情与耐心也是有限的,如果小米再这样一次次的消耗和伤害“米粉”的感情,那么小米可能真的就要陷入困境,无法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