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商Q2财报昨日发布 终归还是亏损了

2017年08月15日 10:11 | 来源:中国派原创 | 作者:肖策
  • 京东
  • 财报
8月14日某电商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37亿美元(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高于市场预期134.6亿美元。

8月14日某电商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37亿美元(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高于市场预期134.6亿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9.765亿人民币(约合1.441亿美元)。

但很有意思的是,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该平台这一次是妥妥亏钱的!该平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运营业务净亏损为2.870亿元(约合4230万美元),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276亿元人民币!

同往常一样,在这次财报当中,依旧极力突出其GMV值,第二季度高达3353亿元。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一直以来都是衡量电商发展的重要指标,它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GMV=1销售额+2取消订单金额+3拒收订单金额+4退货订单金额。通俗的讲,GMV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水”,只要你下了订单,生成订单号,就会有GMV。

熟悉电商的朋友们都可能会比较熟悉,各大平台多多少少都有刷单的存在,所以GMV虽然体现了一家电商的总体量,但确实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电商的发展状况,且各个电商所谓的GMV的统计标准不一样,自然产生的水分自然会很多。很多行业内专家看到各个电商在活动当中炫耀自己的GMV时,都评论到:“评论“无他, 数字大,好看!”。

要知道马云曾在2016年6月在日本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各个电商平台的GMV不应该是衡量电商的标准,而且阿里今后不再提GMV。在阿里随后2016年11月发布的Q2财报上,首次没有提GMV数据,并且称今后只在年报上公布GMV数据,可见行业内对GMV的看淡和旁落。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只有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的新零售,为其电商平台转型铺路,将重心放在零售业的变革上。诸如类似闪电购、苏宁云商、易果生鲜、盒马鲜生等全新的新零售模式越做越多,与某些平台一味的钻研漂亮的报表相比,高下立判。

今日该平台美股一开盘大幅下挫,预示着出投资者对这份财务报表的明确态度。且在这次公布的财报中,并未带上金融板块。据业内相关人士指出,金融板块目前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其前不久刚刚完成了重组交割,其不再纳入集团,显然是为了避免拖集团的后腿。看来在今天这份看似“金光闪闪”的财报背后,确实有不少的“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