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近期,华为和腾讯因为用户数据安全这一问题陷入了分歧,事件的主角就是采用了Magic Live系统的荣耀Magic 手机。
基于人工智能的加载,荣耀Magic可根据微信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前不久微信对Magic的接口进行封锁,导致Magic用户微信使用出现问题,便指出,华为不仅在获取腾讯的数据,还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但随后华为否认其侵犯了用户隐私,并认为自己在处理用户数据之前已经经过了用户授权,另外,荣耀 Magic 已通过了工信部的测试,并没有违反隐私监管规定。
人工智能在带来用户体验颠覆式提升的背后,是终端、芯片、云服务等核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有近5年的布局,投入超过上千人,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在人工智能安全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任何发展都需要学习,人工智能也不例外,某一领域专业的深度数据是“喂养”人工智能的基础,在华为建立大数据基础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用户数据的归属及隐私的保证问题。
荣耀Magic是华为在人工领域的首次尝试。而Magic Live智慧引擎只有在用户授权下才能够自动感知、判断用户使用场景,在用户需要时,会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且所有用户隐私数据只在本地进行处理,有网友发现即使在关闭网络后依然可以对信息进行智能识别,充分说明了该机对用户数据处理的确是基于本地,并不上传云端。此外,荣耀Magic是在云端对AI引擎和算法进行不断地训练和优化,不依赖在线用户的数据。既然用户同意授权,隐私数据本地处理加上海思芯片内置SecureOS的安全保护,可以确定的是,荣耀Magic在用户数据安全这块采用的方案都是安全合理的。
近年来,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云服务、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华为成立了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委员会,建立专职从事全球隐私保护合规的法律团队。此外,通过加入业界专业组织和峰会来确保自己的隐私专业团队实时获得全球最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用户数据安全上华为一直在努力。
科学发展往往是先易后难,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它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绝大部分人工智能都是基于服务类软件所展开的,因此,共建人工智能生态需要终端、软件、服务等多方共同努力,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