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为盾 华为如何守护用户数据隐私安全

2017年08月07日 09:54 | 来源:中国派原创 | 作者:裴宁
  • 华为
  • 荣耀
  • 人工智能
如今,当我们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想必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科幻电影中的情节。

【CN314智能生活】如今,当我们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想必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科幻电影中的情节。的确,从某种意义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确实是无所不能的。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Stephen P. Boyd就曾很生趣的讲解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人工智能是一整套思维方法,这套方法可以用来做任何事,金融、反腐败、医疗诊断、交通系统设计、自动驾驶、做手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它们也可以用来做坏事,比如发射导弹,当然也可以应用于下围棋。”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进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其中离我们最近的,当属智能手机了。近年来,很多用户都在不断吐槽智能手机行业所遭遇的同质化现象。的确,即使是当初智能手机行业创新领域的领跑者——苹果,如今也在科技创新上遇到了“天花板”。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恰巧带给了智能手机行业新的希望。去年搭载了Magic Live OS的荣耀Magic现身之后,引起业内的一片哗然。这款手机神奇之处在于其自身所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可根据微信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而且通话、购物时也能提示相关服务信息,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便捷服务,居然引起了腾讯方面的异议,认为此举属于侵犯用户的数据隐私。

不得不说的是,科技高速发展确实会给用户隐私保护带来各种挑战,个人数据的共享与收集规模的激增导致了数据隐私问题的复杂化。此前,美国区域内出现的iCloud用户数据泄露事件也为业内敲响了警钟,让数据隐私安全再次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荣耀Magic所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均是华为与科大讯飞、高德、支付宝、携程等APP深度合作研发的结果,是经过相关机构认证的。本身期望以AI推动行业发展的华为,却被扣了这么一顶帽子,着实让很多人感到费解。

不少知情人士也表示称,苹果的siri、google now均属于此领域内的雏形,但Magic Live OS在安全性上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二者。具体表现在于,荣耀Magic只有在用户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才会对授权的数据进行使用与处理,而且也只在本地完成,这可比苹果与谷歌将数据送到云端处理要安全的多了。此外,Magic Live OS使用的算法规则,也会定期由云端以系统升级的方式推送给用户,再者就是Magic Live OS的规则都是通用规则,不涉及用户的个人数据。

在当前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年代,数据安全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以往云端大数据归属权是属于“灰色地带”,无人监管、无法可依带来的隐患很大。所以,不少科技型企业都将数据安全视为公司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就曾发起过“数据保护协议”自律公约,尝试界定大数据归属权,明确“数据是客户资产,云平台不得擅自移做他用”。来自英特尔、浪潮、用友等云计算产业链各大厂商也纷纷响应,随着DT(Data technology)时代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财产的价值保护也愈发得到重视。而华为也曾专门成立了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委员会,以此来保障用户数据隐私的安全。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产品设计的细节上,还是企业管理上,华为对于用户数据的处理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时经过用户授权获取的数据从理论上也是合理的。有时候,一家之言往往可能只是无稽之谈,这其中可能与利益之争有关。但无论这次华为与腾讯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结果如何,华为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脚步是不会放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