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整体市场表现不好,即便是往年一枝独秀的线上彩电市场也出现了增幅下滑的现象。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5月,线上彩电零售量同比下降7.8%。上半年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言,销量与去年相比实在差距太大了。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终端市场拉力,有些彩电厂商不惜花费重金砸下各类赞助,也有些厂商却选择在各地终端售价上做文章。根据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的数据显示,进入五月份以来,某些彩电厂商存在各省份终端售价不一、价格差距超过预期等现象,其中就有海信电视。
海信电视各地价格不一 到底伤了谁的心?
根据数据显示,海信电视55英寸、60英寸、65英寸三个尺寸段的多数型号电视,在山东省内的报价几乎均高于其他省份价格。譬如像海信电视LED65MU7000U,在山东苏宁的价格要比四川国美的价格远远高出3000多元,这在国内电视市场当中并不多见。根据当前表现来看,国内彩电厂商要么已经开始疏于对产品价格上的管控,要么就是故意而为之。
虽然,不排除海信通过对某些省份倾斜政策进行补贴,但是对于那些价格较高省份内的消费者而言,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售价最高的山东省。山东省本属于海信的大本营,可以说山东养育了海信,但它却回过头来狂吸山东人民的血,这种专坑自己老乡的事,实在令人费解。再者,如果说差价足够大,不排除二级市场将会出现更多的低价串货产品,势必会对全盘市场造成严重影响。
上半年利润下滑 放任市场价格乱战成败笔
从4月底开始,国内彩电巨头纷纷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四川长虹的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66.29亿元,上涨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7.63万元,同比下降-84.75%。TCL多媒体营业额为84.80亿港元,上升15.3%;毛利较去年同期下跌3.5%至13.4亿港元,毛利率则由去年同期18.8%下跌至15.7%。海信电器营业收入与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为67.03亿元,下降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49.53%。不难看出,利润下滑成为各大彩电厂商最为头疼的一件事。
不计后果,一味追求销量,或许可能短期对于提升销量有利,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利于提升市场拉力以及品牌形象建设。与此同时,彩电市场本身就属于存量市场,只有追求高端市场才有可能实现突破,而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价格乱战当中。再者,对于那些在传统电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牌企业来说,不能为了拓展其他市场销量故意搅乱市场价格。如果反向而为,长久以往势必会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写在最后:综合来看,价格乱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厂商这方面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只不过这样一来,像海信这样的厂商到头来能否翻身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