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14智能生活】随着智能化生活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视也成为当下呈现一副繁荣景象。不单单国内品牌小米、乐视、海信、创维等品牌纷纷在该领域发力,更有索尼、松下、三星等国际品牌把持高端市场。虽说各个厂家都在宣传上用尽褒义之词,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仍没有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不知该如何选择。
所以相对于线上来说,用户更喜欢在线下卖场亲自观看可视角度、音响表现等等电视效果。当然了,或许是由于官方活动、定价策略合作和进货渠道的不同,全国各地不同地区存在价格差也是比较正常。但笔者注意到在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五六月份以来,国内知名的海信电视在价格方面却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各省份价格差距远远超过正常水平。尤其是55英寸、60英寸、65英寸三个尺寸段的各型号电视,山东省报价几乎均为最高,相信很多人回合笔者一样有所疑问,究竟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价格差呢?
Q1财报表现欠佳 其他地区通过价格差引关注
根据第三方最新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出货量为1169万台,同比下降14%。在环境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海信自然被有所掣肘。前一段时间发布的海信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67.03亿元,同比减少5.98%;归母公司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减少49.53%;在内销方面,2017年第一季度内销量同比降低5.3%、外销方面同期出口量同比降低6.3%。更严重的是,海信股票甚至在在五一小长假后第一个交易日里直接宣布跌停。
为了扭转这样的现状,海信或在大本营上意外的地区故意拉低售价,想要营造出一种品牌低价氛围,进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进而扭转第一季度财报上尴尬的表现,也从可以从侧面理解为通过“断臂求生”来谋求竞争力。
对自身品质与定位不自信 进而放任价格乱战
同时也有专业人员分析,海信之所以出现这样各省之前的价格落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自身产品品质和定位的不自信。由于海信电视在山东地区坐拥主场优势,影响力较大。但在其他省份拥有众多竞争对手,品牌影响力远不如山东当地。所以也可能是由于海信为解决终端拉力不足的问题,向某些省份进行政策倾斜,默许或者明确指示当地下调价格,进而通过低价来谋求更高的销量,这样粗糙的市场把控力对于其他地区的代理商来说,无疑损失是巨大的。
归根结底 受损失的还是行业和消费者
中怡康的数据曝出之后,相比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山东当地的消费者。我们不难想象到在不久之后,山东当地消费者会不会要求海信进行价格补偿,要求令自己享受与其他地区消费者相同的价格待遇?如果一旦处理不当,这对于一场在电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品牌来说无疑将在口碑上遭受重创,去年三星Note7爆炸事件初期,正式由于三星的冷处理才造成消费者“谈星色变”,一年来都没有挽回太多声誉。
与此同时,这样的价格差、在其他省份的低价策略会不会造成某一地区的价格大战?在买方市场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固自己在残酷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而降价是占抢市场最有效和最灵验的手段。现在的电视市场状况供过于求,这种状况下,打出价格战的旗号无可厚非。但如果长期以往,会不会影响行业内产品的质量,对行业来说也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