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派 报道】现如今的手机功能是越来越多,但随着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市场似乎遇到了瓶颈。有专业人士介绍未来手机的竞争可能会放到语音方面。语音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方式,虽然触摸屏已经是创造了奇迹,但通过语音来操控手机,是人们对智能手机提升的一个希望。
相比较触摸屏,语音操作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益。其实,已经有手机厂商在语音方面做出了尝试,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苹果的智能语音助手Siri,但是这一功能的使用率并不高。也有不少软件开发商注意到了语音的潜力,推出了类似的APP,试图在某些场景或者功能下利用语音实现更好的操控。但结果却变成了人们娱乐的工具,并没有真正做到操控手机。虽然这些案例失败了,但却在改变着手机市场。
为什么说手机市场智能语音会成主流呢,主要是因为有终端厂商开始将语音视为智能手机操控的解决方案。语音功能要发展,必须由终端厂商来主导,它不能是一个独立的APP,而应该是软硬件结合,深植于系统硬件平台底层的。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主导的语音功能,很难解决硬件方面遇到的挑战,从而导致不同型号的手机在语音识别率、反应速度、功耗方面差异巨大且存在诸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将语音视为新一轮人机交互的革命,也必须意识到语音的发展并不是要放弃其他的操控模式。事实上,只有将语音和如触控、体感等其他操控方式结合起来,用户才能得到更好的体验。这些都需要终端厂商在底层进行整合和优化。
网络的发展也是语音功能有望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此前的一些产品尝试已经证明,单独依靠云端或者本地的语音功能,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语音功能只有将本地识别和云端计算结合,才能发挥本地的便捷性和云端大数据的优势,使语音使用更加高效且人性化。
目前的语音操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基本的技术角度而言,语音降噪性仍需要大幅提升,以实现嘈杂的环境下自然、有效地语音识别;不同口音的识别也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方言种类众多的市场,对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管怎么样,语音操作手机迟早会来到,谁能打破这个局面,谁就能冲入市场的制高点,成为真正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