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小米魔咒:大可乐销量突破100万台

2013年09月29日 11:43 | 来源:中国派 | 作者:王占天
  • 大可乐 100万 小米魔咒
“截至目前,大可乐1、大可乐2和大可乐2X三款手机总销量已超过100万台,而大可乐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的KeleUI,总装机量已超过300万台。”9月26日,大可乐手机CEO丁秀洪对外宣布。 当天,大可乐在北京发布

 “截至目前,大可乐1、大可乐2和大可乐2X三款手机总销量已超过100万台,而大可乐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的KeleUI,总装机量已超过300万台。”9月26日,大可乐手机CEO丁秀洪对外宣布。

  当天,大可乐在北京发布了其新品大可乐2S。此时,距离大可乐官网上线刚好一年。

  过去一年多来,在互联网手机开创者小米的带动下,互联网公司、手机设计公司、传统手机代工厂等各路诸侯纷纷涌入。但很快,百度、盛大、网易、360等巨头先喧嚣而后终归沉寂,仍在坚持的大可乐则分外引人关注。

  “各项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是互联网手机阵营的老二,只不过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丁秀洪坦言,除了过百万的销量之外,大可乐社区过65万注册用户、日均发帖超过2万条的高活跃度,以及大可乐在百度及其他垂直媒体的排名,佐证着大可乐“互联网手机老二”的江湖地位。

  颇有意思的是,此前一天,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恰好在微博上“得瑟”:小米2系列产品销量已过1000万台。

  比小米晚出生两年多的大可乐,身上有太多小米的影子:“硬件+软件+服务”的铁人三项是小米手机的成功要诀,而创立之初,大可乐也确定了“硬件+软件+内容”的发展模式;MIUI被雷军视为核心战略,丁秀洪也将KeleUI的发展列为重中之重;小米专注于培育发烧友粉丝文化,大可乐则将用户群瞄准喜欢移动互联的“微人类”群体。

  一方面,小米身价已过百亿美金,跻身国内一线大厂的行列;另一方面,大量新兴互联网手机品牌纷纷折戟,传统手机企业也大张旗鼓触网。大可乐的挑战在于:市场是否还需要另一个小米?或者说小米模式是否适合创业公司复制?

  丁秀洪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他看来,智能手机仍是一个有巨大增长空间的市场,只要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就一定能获得市场认同,尤其是在线手机销售市场,成长的速度更快。此外,手机越来越像快速消费品,消费者永远需要有第二选择,就像“麦当劳”与“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可乐的短期目标就是要牢牢占住消费者在互联网手机阵营的“第二选择”。而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无缝对接,尤其是在LTE来临之后,更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的大可乐,将有更多超越传统巨头的机会。

  当然,丁秀洪也在极力打造大可乐与小米的差异化:

  首先,大可乐加大了在设计方面的投入。与小米“没有设计”相比,在26日的发布会上,丁秀洪花了大量篇幅去讲KeleUI对包豪斯设计理念的继承。而其全新推出的KeleUI1.5,也全面遵循包豪斯设计理念,将扁平化做到极致。丁秀洪还透露,在未来大可乐手机的ID设计中,都将全面向包豪斯理念靠拢。
其次,在用户体验上,大可乐更聚焦于提供好的大屏移动互联体验。大可乐成立之初就曾定位于专注5吋以上大尺寸手机市场,这一开行业先河的定位亦曾让大可乐赚足眼球。但随着小米3和魅族MX3的发布,5吋以上的市场迅速强手密布。KeleUI1.5另一特点就是抛弃很多繁华不实的设计,强调便捷易用,尤其是在大屏单手操作方面有很多独特的交互设计。

  再次,大可乐更专注于视频和游戏等娱乐体验的优化和资源整合。大可乐团队有浓厚的视频和游戏背景,在创办大可乐手机之前,丁秀洪曾担任网易副总编辑,主管网易的视频和娱乐业务。为了追求多屏互动体验,当天的发布会上,大可乐推出了“看片神器”可乐棒,售价仅149元的可乐棒,与小米盒子、百度影棒一样,能实现手机在线视频与电视或其他显示屏幕的无缝对接。此外,发布会当天,大可乐与MTK、Gameloft联合举办的《狂野飙车》全国手游大赛总决赛同步举行,大可乐给获奖冠军的奖励是一辆奔驰Smart轿车。

  除了产品层面外,在渠道模式、产品节奏等方面,大可乐也与小米有很大不同。但丁秀洪坦言,与估值过100亿美金的小米比起来,大可乐还远称不上竞争对手,“我们只有付出更大的诚意做出更好的产品,弯道超车的机会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