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圈在五六年之前仍旧是“不服跑个昏”天下,毕竟那时候短视频平台还未兴起,垂直网站上评测文章良莠不齐,大多数用户都是通过硬件跑分软件测试来评估智能手机的性能,更是被各个厂商发布会PPT 所广泛采用。
不过在后面几年用户的探索当中,我们已经逐渐发现大部分跑分软件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测试处理器Soc和其他部分的性能,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这种逻辑也被一些厂商所利用对设备进行所谓的“跑分优化”,但与用户们实际使用时复杂的情况并不能画上等号。
而有也有很多媒体都纷纷爆料,几乎所有的Android手机厂商都会对设备进行跑分测试的定向优化,从而获得漂亮的成绩,其中不乏知名大厂。国内的案例大家都懂得就不再赘叙了,就拿国外乐购超市销售的千元Tesco平板来说,其在跨平台跑分软件Geekbench测试中的成绩甚至超过了苹果iPad Mini 3,你会相信这样的数据吗?
正是因为经历过种种的忽悠和骗局,我们已经学会了不要轻易通过某个综合跑分软件的分数、或是不完整的单项测试数据来判断手机性能。要知道手机的硬件只是载体,而非本质,虽然老罗现在比较落魄,但当初在这一点上还是挺佩服老罗的,至少曾经的锤子T1会给跑分做负优化......这也体现了行业内对于跑分态度上的转变。
于是乎在短视频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仍旧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去了解每款新机的动态评测,但这些真的准确吗?
在前面我们已经跟大家探讨某些手机评测平台在续航上评测模拟模型的缺陷,但需要揭露的行业乱象仍不止于此,甚至在性能、发热、游戏帧率乃至外观上都能够进行“误导”评测,甚至是以次充好,下面我们就来带大家意义探索一下:
视频/图文上的跑分截图就是真的?
首先我们还是要针对跑分问题深挖,前文中已经提到跑分所得到的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一款机型真正的性能水平。不过现在很多跑分软件都进行了防作弊优化,一旦被跑分App官方点明也是一个没面子的尴尬。但是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买回来手机之后,和评测上看到的分数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能突破10万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同一款机型不同跑分)
在这里如果进行一番虚头巴脑的参数说教就没什么意思了,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跑分上的差异我们来进行一个潜度的分析:简单来说,当手机周围温度升高时,手机CPU各个核心工作频率会自动降频,以保证手机温度不至过高;而当手机检测到周围温度比较低时,手机CPU便会满负荷运作,手机跑分自然会有所提高。
这个测试说明周围环境温度还是对手机跑分有一定影响的,在加上今年“火龙”888由于制程的关系温控表现非常一般,这样温度所造成的影响将更加的明显。毕竟冰箱冷藏温度一般在0度到5度之间,而小编测试时室内普通温度大约在二十三四度左右,前后温度相差将近20度左右,这样你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跑分比不厂商发布会的PPT了吧。
多说一句,归根结底跑分软件只是部分性能表象的体现,真正测试手机的性能进行压缩与解压缩测试或许才是较为公正的方式之一。例如把自己准备的10GB测试文件夹导入到手机的内部储存之中,然后进行将文件进行压缩与解压缩的测试,只有这样相较出来的结果才能进行相对公平的排名,如果你对此有点兴趣,请在视频下方给我们留言,我将根据评论的活跃程度决定是否进行一期性能专项横评。
Perdog上的帧率也可能造假
Perdog是我们大家在平时进行手游帧率测试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工具,与此同时我们用户在购买旗舰手机后也想要玩一玩这样看似高大上的软件。相信很多用户也都碰上过这样的问题:明明在XX的评测视频里面能够给予满帧几乎没有波动的帧率曲线,为什么自己在相同配置玩的时候波动非常明显,甚至直接断崖式掉帧呢?
这其实非常简单,虽然我们用户在实测的时候能够和视频评测当中使用相同的网络制式和图像设置,但猫腻就在游戏过程当中位置的选择和行动的方式上,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某款今年的骁龙888旗舰手机,在相同网络和图像设置下,如何做出来两种帧率波动图:
(第一局)
(第二局)
你发现了吗?在相同的画质和网络下,我们使用同一款手机居然跑出来了两种帧率曲线图,虽然总体平局帧率相差不大,但在游戏过程当中第二局发生了明显的掉帧现象,甚是后半部分时间直接维持在了40帧,在部分排除温度的影响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原因很简单,我只是在第二局游戏后半段一直在开车逛街,尤其是开车翻过山脉之后帧率波动的将会更加明显,这就是造成两局游戏帧率差异的原因。不仅仅是《和平精英》,在《原神》、《王者荣耀》等大IP手游也能通过游戏模式、地形或者团战造成帧率上的差别(插入视频素材),所以我们就要当心了,如果仅仅在图文或者视频评测上看到脱离游戏实景的帧率测试图,再结合通篇的笔法与口吻,就知道其究竟是不是客观公正的评测了。
温控测试,也有很大猫腻
相对于性能和游戏来说,很多人都认为温控评测好像并没有存在多大的造假空间,毕竟都是实打实的视频记录。但很多人并没有在温控评测的时候说明当时评测模型条件:无论是玩游戏还是看视频,在5G和Wi-Fi两种环境下进行测温,绝大多数的数据都会产生极大的偏差:
(Wi-Fi观看5分钟视频)
(5G观看5分钟视频)
通过实测我们能够看到,在Wi-Fi和5G环境下观看相同App和规格的视频在温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通俗点来说这已经是普通人和高烧病人之间的温度差异了,所以这一次评测温度重要的“造假”点,在之前的评测当中我们也知道这两者之间的续航损耗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我们在日后也要多加注意。
我相信行业内绝大部分评测专家都是公正公平的,但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猫腻”,无非就有两种可能:其一就是恰饭的“广告评测”,这一点我们从口吻当中就能分辨出来,例如“千元机游戏性能干翻iPhone”、“XXX夜拍强过单反”等等,相信很多人已经屡见不鲜了;其二也是最为阴险的,就是由于某种目的制作或者协助给某款热度机型抹黑,个中缘由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大家要保持理智且客观的来看待当下风靡的图文与视频评测,一旦你入门之后,就会发现还有更多值得玩味的东西,如果你们想要了解当下新发布的机型或者某些猎奇的玩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准我们就能选中你的选题哦。